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正大期货_确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国务院政策例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预算司司长李敬辉出席吹风会,先容确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有关情形,并答记者问。现将文字实录摘录如下: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寿小丽:女士们、先生们,人人上午好,迎接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本周,国务院常务集会确定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为了辅助人人更好地领会相关情形,今天我们非常喜悦邀请到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先生,请他向人人先容确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的有关情形,并回覆人人的提问。出席今天吹风会的另有财政部预算司司长李敬辉先生。首先,请许宏才先生做先容。
许宏才:列位记者同伙,人人上午好!很喜悦加入今天的例行吹风会。首先,我简要先容一下确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有关情形。
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下层、直接惠企利民是当前做好“六稳”事情、落实“六保”义务的主要行动,确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就是为了落实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下层、直接惠企利民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集会、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生长事情部署集会上揭晓主要讲话,多次作出主要指示指挥,强调做好“六稳”事情、落实“六保”义务至关主要,“六保”是我们应对种种风险挑战的主要保证;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起劲的财政政策要加倍起劲有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施展稳固经济的关键作用。李克强总理在《政府事情讲述》中指出,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添1万亿元,同时刊行1万亿元抗疫稀奇国债,上述2万亿元所有转给地方,确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下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罗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6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山东青岛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做好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事情;6月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集会,明确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主要靠市县落实,也给市县财力带来很大缺口,要将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稀奇国债共2万亿元资金直达市县,支持地方落实帮扶受疫情打击最大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难题群众的措施,增强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用于抗疫相关支出等。集会确定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将新增转移支付资金第一时间所有下达市县。这是特殊时期接纳的特殊做法,是宏观调控方式的制度创新,是起劲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也是纾困和引发市场活力的主要工具。现在,财政部正在凭据党中央、国务院决议部署,抓紧落实确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有关要求,确保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下层、直接惠企利民。
确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的主要内容:一是明确资金局限。主要是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稀奇国债2万亿元相关资金。二是细化分配流程。凭据正常转移支付、特殊转移支付、抗疫稀奇国债等各种资金特点,分门别类地细化制订资金直达流程。三是执行台账监控。确立直达资金台账监控系统,实现全笼罩、全链条监控,确保资金下达和资金羁系同步“一竿子插到底”。四是压实地方责任。省级财政部门要当好“过路财神”,实时将资金所有下到达市县,也要将更多的自有财力下沉下层,不做“甩手掌柜”。市县财政部门要科学放置财政支出,强化公共财政属性,以民生为要,起劲做到应保尽保。五是增强监视问责。财政、审计、人行等部门亲切配合,加大对直达资金的监视力度,确保资金直达市县下层、直接惠企利民。
在6月8日召开的天下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我们已经对确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事情举行了部署。昨天,我们会同有关部门举行了研究,详细操作方案已经明晰。我们将按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分配好治理好有关财政资金,并抓紧将直达资金下到达位,健全资金治理制度和监视机制,有用施展直达资金对“六保”稀奇是保住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的主要作用。
我就做这样一个简短的先容,接下来迎接人人提问。我和李敬辉先生配合回覆人人的问题。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刚刚许部长先容到,今年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添1万亿元,同时还刊行了1万亿元抗疫稀奇国债,这2万亿元所有要转给地方确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也直达市县下层,直接惠企利民。我的问题是,中央财政通过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直达下层的资金详细包罗哪些?若何做到资金直达?谢谢。
许宏才:谢谢你提出的问题。凭据《政府事情讲述》和国务院常务集会精神,通过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直达下层的资金重点就是新增财政赤字1万亿和抗疫稀奇国债1万亿,总共加起来是2万亿。详细包罗四方面内容:一是列入特殊转移支付的部门。我们今年设立了特殊转移支付,主要是应对今年疫情带来的对经济、财政的影响而单独设立的;二是列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的抗疫稀奇国债。抗疫稀奇国债不列入财政赤字,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治理,通过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下达给地方;三是列入正常转移支付的增量和存量的部门。除了放置特殊转移支付和抗疫稀奇国债之外,疫情带来的打击导致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然则依赖原有财政收入放置的财政支出没有资金来源了,新增的财政赤字填补这一部门资金来源,纳入到正常的转移支付局限里。对正常转移支付中,属于新增赤字放置的,也纳入到直达机制当中;四是地方新增财政赤字的部门。人人知道,新增赤字1万亿当中有9500亿是中央财政赤字,前面我讲到用来放置特殊转移支付或是放置正常的转移支付,地方还放置了赤字500亿,加上中央9500亿,这样就全纳入到特殊转移支付直达的机制当中来。
若何做到资金直达?就是确立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这种特殊的转移支付的机制是在保持现行财政治理体制稳定、地方保障主体责任稳定、资金分配权限稳定的前提下,凭据“中央切块、省级细化、立案赞成、快速直达”的原则,完善相关资金分配程序,压实地方的主体责任,确立健全监视问责机制。“中央切块”就是中央凭据有关的因素分配到省,就是适才讲的2万亿当中的资金,凭据差其余分类,用相关的因素直接分配到省,算一算帐,切块给省内里。“省级细化”就是省级要凭据直达下层的要求提出分配方案,省级自己不能留,所有提出分配到市县的方案,细化分配。“立案赞成”,就是省级财政要将分配到下层或者直达下层的方案报财政部立案赞成,我们会看细化分配的详细情形。立案赞成并不是管甲县多照样乙县多,不是干预详细的分配,而是看是不是详细落实了当“过路财神”的要求,省级有没有截留,是不是所有分到了下层市县。“快速直达”,就是立案赞成后,限时让省级部门将资金下达下层,尽早施展资金的作用。
接纳上述处置方式,有利于压实省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强化省级政府的保障职责,将更多的财力下沉到下层,市县财政部门要统筹上级直达资金和其他的资金,包罗自有财力,科学放置财政支出,要强化公共财政的属性,以民生为要,起劲做到应保尽保,从而确保新增财政资金能够施展“六保”稀奇是保住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的主要作用。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新增财政资金到达市县的历程中会涉及到中央、省、市县等多级政府,若何确保资金能够扎实的直达市县下层?谢谢。
许宏才:这个问题是一个详细操作的问题,李敬辉先生是预算司司长,在详细做这项事情,这个问题请他来回覆。
李敬辉:谢谢记者的提问。前面许宏才副部长已经提到了,确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是在保持现行财政治理体制稳定、地方保障主体责任稳定、资金分配权限稳定的前提下举行,凭据“中央切块、省级细化、立案赞成、快速直达”的原则直接快速下达下层。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凭据各种资金的特点,已经分门别类细化制订了资金直达的流程,确保资金真正落实到下层,扎扎实实到下层。
一是对于列入特殊转移支付的资金,这是今年新设的转移支付,叫特殊转移支付。财政部将主要凭据因素法切块到省级财政部门,省级财政部门凭据落实“六保”的义务需要,提出细化到市县下层的方案,报财政部立案赞成后下达下层。
二是对于列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的抗疫稀奇国债资金,我们考虑到抗疫稀奇国债是由中央财政统一刊行并支付利息,带有一定的财力津贴的性子,以是我们为了体现地区间的公正,财政部主要按因素法切块到省级财政部门。省级财政部门凭据财政部划定的使用局限和“资金随着项目走”的原则,自主落实到市县下层和详细项目。省级财政部门报财政部立案赞成后再下到达市县。
三是对于列入正常转移支付的资金。由于这部门资金已经有现成的资金治理设施,财政部将按现行的治理设施分配到省级财政部门。省级财政部门提出细化到市县的方案,报财政部立案赞成后下到达市县。
四是对于列入地方财政赤字的资金。由于这部门资金需要由省级政府通过刊行地方政府一样平常债券来筹集,财政部将按地方政府一样平常债务治理划定下到达省级财政部门,由省级财政部门提出细化到市县的方案,并报财政部立案。
此外,我们对一些直接用于基本民生的其他资金,也将比照特殊转移支付的机制来治理,能直达下层的只管直达下层。
下一步,财政部将对地方报来的细化方案举行严酷仔细地审核,对不符合划定的将督促地方实时整改,坚决防止省级财政部门截留挪用直达资金。同时,我们要注重施展省级政府当好“过路财神”,不做“甩手掌柜”的职能作用,重点是督促省级财政部门鼎力优化支出结构,增强各种资金统筹,将更多财力下沉到下层,支持下层落实好“六保”义务。我就回覆这些,谢谢。
许宏才:适才李敬辉先生说的是我们针对四种情形划分细化制订了直达的流程,虽然说都是省里报上来,中央立案赞成这样一个大的路子,然则对每一个种别,我们都针对治理需求的差别,采用了差其余方式。其中一些列入到正常转移支付的资金,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凭据预算法的划定,有一些提前下达了部门资金,对提前下达的这块资金,我们也要求省里把使用分配的情形给我们填补报上来,用到应该用的地方去。固然,涉及到的资金量不大,由于新增赤字这一块主要照样放置了一些增量资金,然则如果有涉及提前下达的,我们也要把它“一网打尽”,也要放进来。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叨教,若何确保转移支付的工具是真正的政策工具,杜绝下层造假?听说现在许多地方设置了过多公益性岗位,要确立什么样的机制来阻止套利行为的发生?谢谢。
许宏才:适才我们先容到确立特殊转移支付的机制,目的就是防止地方政府不把资金所有用到下层、不用到惠企利民方面,以是接纳针对性措施,搞了这样一个特殊的机制。我们现在已经确立了一个对照严密的监控系统,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实现全链条的跟踪,坚决防止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套取骗取等行为的发生。适才李敬辉先生先容了我们开端的流程,现实上流程再详细一点的话还会更细。为防止一些地方、部门或者单元接纳其余方式套利,我们现实照样有一整套的制度、规则和设施。
做一个归纳:一是实现全链条的监控,就是适才说的确立的特殊机制。直达资金监控系统贯串中央、省、市县财政部门和资金使用治理的相关部门,我们叫做“一杆子插到底”。就是从中央财政资金下达源头到资金使用的最末尾,到企业或者住民,我们全历程的信息都要留痕,都要监控。各级财政部门、资金使用的治理部门要将直达资金的分配使用数据实时传送到我们的监控系统当中。监控系统的设置不改变地方原来资金拨付有关流程,然则在流程当中的一些痕迹和数据,我们定了标准化的数据规范,流程的数据只要发生了,就要实时传到监控系统中,有关部门在这个监控系统当中就都能看到。这是执行全链条的监控,专门针对特殊机制设立的这样一套系统。
二是推进市县实名台账制。要求市县在中央确立监控系统的基础上,确立细化直观的实名台账。市县有关部门要凭据划定去确定企业和职员的名单,要凭据确定的名单拨付资金,确保资金精准落到难题企业和老百姓的身上。
三是健所有门的联动机制。直达资金监控系统与资金使用部门资金的发放系统对接,原来我们财政部门资金运行系统主要在财政部门内部,到了资金发放时就是资金使用治理部门的系统,这次我们要实现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对接。同时,加大数据的共享力度,系统对接后,将数据抽取出来,相关部门共享,包罗人民银行国库系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等相关资金使用治理部门以及审计部门,这个系统对这些部门都开放,差别层级对应差其余部门开放。这些部门要对开放的监控系统中的数据举行剖析、对比和监视,进而实现有用监控,实时发现资金投向不精准、超局限使用等问题,然后提出叫停或者整改的意见,各个部门也要负责任。
四是同步增强审计监视。审计部门将会把新增财政资金使用作为审计事情的重点,开展专项审计。我们也和他们举行过交流和谈判,由于直达资金的监控系统向审计部门周全开放,审计部门能够实时获取相关信息,能够有用开展审计事情,审计署也在研究,也会作出专门的部署,形成监视的协力。
五是强化公然公示制度。市县财政部门,另有资金的治理和使用部门,要凭据有关划定举行公然,包罗预算的公然、执行情形的公然等等。涉及到企业和相关职员的下层单元,还要举行公示,通过公然和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的监视。
通过上述行动,我们以为会在一定水平上解决你适才提出来的下层造假、违规套利等问题。固然,也不清扫一些地方可能还会存在这类的问题,我们会起劲去发现,起劲去纠正,该追责的追责,尽可能杜绝这类问题的发生,把名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紧要处,我们会起劲。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刚刚许部长谈到,今年新增财政资金的规模很大,财政部将接纳哪些详细措施来增强羁系,保证直达资金的使用效果?谢谢。
李敬辉:谢谢,这个问题提得挺好,由于财政部有一个很主要的职能就是对资金使用举行羁系。严酷羁系机制是资金规范平安、有用使用的主要保障。为了确保新增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直达市县下层,财政部将确立严酷的羁系制度,确保资金下达和资金羁系同步“一杆子插到底”,做到资金流到那里,监控就到那里。
一是制订治理设施,明确治理要求。为规范特殊转移支付及抗疫稀奇国债资金治理,财政部已经制订了资金治理设施,明确抗疫稀奇国债的资金用途、分配拨付、还本付息、预算编制等内容,以及特殊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测算、拨付使用、监视治理和激励约束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财政部还专门制订了直达资金的监视治理设施,明确确立台账、定期讲述、信息公然、监视问责等要求,为增强资金羁系提供制度依据和保障。
二是确立台账制度,执行全程监控。财政部对新增财政资金将确立全笼罩、全链条、动态化的资金监控系统,这是国务院常务集会的要求。一方面,对相关资金执行单独标识,资金羁系要贯串到资金下达、拨付和使用的全环节,从源头到末尾,“一杆子插到底”,确保账务清晰、流向明确。另一方面,在系统中确立预警机制,凭据直达市县下层、直接惠企利民的要求,设定预警条件,有地方不符合要求会自动提醒和报警,我们立刻转达地方纠正,确保资金规范使用。同时,对市县提出要求,抓紧摸排需要帮扶的难题企业和职员名单,确立实名台账,确保资金精准落实到位、尽快施展效果。
三是加大监视力度,强化问责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增强对资金的一样平常监视和重点监控,实时跟踪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形,确保每笔资金流向明确、账目可查,实时发现并阻止截留挪用、弄虚作假、资金沉淀等问题。同时,我们要推动社会监视,包罗公然公示,对社会公众反映的情形实时回应,实时整改。加大问责力度,对羁系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发现一起、处置一起、问责一起。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的行为,不但要处分,还得把资金扣回,并举行处罚。
此外,财政部还将与审计、人民银行等部门增强协作,形成羁系协力,确保有关资金科学规范高效使用。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叨教执行特殊转移支付的直达资金是若何分配的?对于这些资金,地方可以用在哪些方面?谢谢。
许宏才:谢谢你的提问。关于财政资金是若何分配的问题,这块是人人对照关心的,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和地方交流,实质上国务院常务集会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都有明确划定,我们和各省份前不久召开了财政厅局长集会,举行了交流讨论,尽可能使资金的分配更合理分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一是支持地方落实“六保”义务。重点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凭据这个原则,主要凭据地方受疫情的影响,另有财力状态、下层缺口来放置。李克强总理在常务集会上讲到,新冠疫情的打击造成地方财政,稀奇是下层财政收入下降,带来支出缺口,我们会凭据下层的缺口等因向来分配。
二是调动地方的起劲性,激励地方在当好“过路财神”的同时,欠妥“甩手掌柜”。适才我们几回说到这样一个原则,要阻止对省级财政的投入发生“挤出效应”,分配时除了前面说的那些主要因素之外,还要与地方财力向下层倾斜的水平挂钩,激励地方财力下沉。有些省份财力不往下层走,下层缺口大,该尽的责任没有尽到,我们分配的会响应少一些。有些省份在财力的结构当中,下层财力占比重大,省级留得对照少,我们在分配时就要多一些,体现调动地方欠妥“甩手掌柜”的起劲性。
三是增强地方资金使用的自主性。资金在划定的局限内,在“六稳”“六保”事情中,由地方统筹放置使用,允许下层统筹落实“六保”义务。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分配的时刻按一些因素这样分,然则到了下层之后,由下层凭据现实情形,只要是用于“六稳”“六保”方面的支出,凭据现实作出妥善放置,固然更主要的是解决难题的市场主体、难题的住民存在的问题。使用的局限,虽然是统筹,然则大的方面也有一些划分。
第一块是特殊转移支付的资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罗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方面。重点还可以用于解决当前下层面临的疫情防控、基本民生保障等难题。
第二块是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抗疫稀奇国债这一部门资金,主要用于有一定的资产收益保障的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的相关支出,包罗支持小微企业生长、财政贴息、减免租金补助等。各地可以在分配的额度内凭据一定的比例预留灵活资金,解决下层特殊难题的急需资金需求。凭据现实需要,自主分配使用。也就是说,这块是给地方留了一点。我前面说的三个原则当中,地方统筹使用的原则在内里有充分体现。抗疫稀奇国债当中可以放置一部门的比例预留一些灵活资金,解决下层特殊难题急需资金的需求。固然,更主要的照样用在有一定资产收益保障的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方面。然则,也可以凭据一定比例用来解决一些特殊问题。
第三块是列入正常转移支付的相关资金。这块主要是突出支持减税降费,用于填补地方减税降费后形成的新增财力的缺口。固然这和前面的特殊转移支付有一些交织、重复,然则重点照样填补地方减税降费之后形成的财力缺口,统筹支持落实“六保”义务。
第四块是新增地方财政的赤字。就是前面讲到的9500亿和500亿,总共1万亿,当中有500亿的地方财政赤字,也就是地方的一样平常债务500亿。这个由市县下层地方政府凭据一样平常债务的有关划定放置使用,然则重点也是要用在落实“六保”义务的方面。焦点的一条,就是要做好“六稳”事情,落实“六保”义务。这也给了地方统筹使用的权力。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今年受疫情影响,地方“三保”压力较大,叨教财政部接纳了哪些措施支持地方兜牢下层“三保”底线?谢谢。
许宏才:谢谢你的问题,这个问题确实非常主要。我在这个地方已经加入过一次关于这个问题的吹风会,这段时间,我们又对这个问题做了更深入地研究,稀奇是连系疫情生长的情形、疫情的转变给地方带来的压力,做了更深入地剖析。李敬辉先生主要做这方面的事情,有些详细的情形他可以和人人做对照详细的先容。
李敬辉:我很喜悦回覆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六稳”事情、落实“六保”义务至关主要。下层“三保”现实是“六保”系统的有机组成部门,保基本民生、保人为、保下层政府运转关系到政府履职尽责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维护经济运行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固的“压舱石”,也是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落实中央“六保”义务的主要抓手,是确保下层政府履职和各项政策执行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连续健康生长,各级财政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在预算放置上能够基本知足下层的“三保”需要。但今年情形对照特殊,今年受疫情影响,财政减收增支进一步加大,下层“三保”面临的压力比以前更大。为了缓解下层“三保”压力,财政部把保下层“三保”作为今年预算放置的重中之重,通过接纳新增赤字、刊行抗疫稀奇国债、鼎力压减中央本级支出等措施,加大对地方的财力支持。今年和往年不一样,我们确立了新增财政资金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这个机制能更好落实地方兜牢下层“三保”的底线。财政部也成立了“三保”事情领导小组,组建专班来专题研究“三保”问题,接纳一系列措施,增添地方可用财力,增强下层“三保”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将重点加大监视问责力度,严肃财经纪律,督促省级确立约谈和问责机制。对做得好的地方进一步强化正向激励措施,对违法违规挪用“三保”资金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案件实时转达批评、严肃问责、处置到人,推动地方也去落实财力下沉。
现在,我们整体上判断今年地方“三保”方面,资金来源上是有保障的,资金分配上是可直达的,责任落实上是明确的,组织领导上是有机制的,可以确保地方财政“三保”不出问题,对个体县市资金难题也能够通过相关事情机制实时解决。下一步,财政部将抓紧做好贯彻落实事情,同时亲切关注地方财政运行情形,增强对地方的指导,确保地方财政平稳运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