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爱腾优芒们不能退让的新战场
大约在2014年前后,“电视已死”的声音甚嚣尘上。
那时电视开机率日渐走低,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网络视频平台们纷纷强化版权内容结构,逐渐成为了用户视听节目消费的主流。自那时起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三大视频平台推出的自制网生内容逐渐走向精品、主流化,湖南卫视也在这一年推出了芒果TV,并通过运送独播综艺的计谋加以扶持。
那时的一份讲述称,2014年的网络自制剧数目跨越了之前数年累计数目的总和,而2015年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容载量将较2014年下降约25%。
PC、智能手机等新终端给传统电视行业带来了伟大的“降维袭击”,但随后几年里智能电视的出货量、被激活的OTT终端规模却泛起了持续增进(本文的OTT是狭义上的,指互联网公司以智能电视、盒子为终端,为用户提供视频、游戏、购物等服务)——
2019年终,中国被激活的OTT终端规模已达2.6亿台,智能电视激活数目达2.16亿台,智能电视同比增进22.8%,奥维互娱展望2020年ott总激活量靠近3亿台。22.8%的增进率既大大跨越了已经摸到天花板的手机网民规模增进,也高于同年16.2%的银幕增速,可见相较于市场规模成熟的移动端和院线端,以智能电视为主的OTT终端规模正处于增进的“发力期”。
与此同时,高清大尺寸电视出货量在不停攀升。据TrendForce统计,65英寸(含)以上及70英寸(含)以上的出货生长划分高达23.4%和47.8%,该研究还以为2021年65英寸(含)以上电视出货量仍有30%的生长可能。
在2021年回望“电视已死”的夸张说法,读娱君以为需要这样诠释:过时的既不是“看电视”这一方式,也并非是“影剧综”这些电视主流内容,而是以电视台为焦点的传统节目输出模式,以及传统非智能电视渠道。传统电视逐渐被网络平台模式和PC/移动互联网、智能电视渠道所取代。
因此,“大屏回归”的声音在近两年逐渐取代了“电视已死”的误导。5G时代到来后,超高清视频成为主要应用场景之一,4K/8K电视价钱逐渐亲民化,这也为“大屏回归”增加了更多底气。那么,对于曾经“革了传统电视命”的视频平台来说,“大屏回归”、OTT价值不停提升的时代是时机照样挑战?各家又是若何应对的?
1
OTT大屏是长视频的“优势战场”
读娱先抛出一个结论:“大屏回归”趋势日盛,OTT用户规模不停增进,对视频平台而言是主要的利好环境,值得各平台加倍重视。
佐证这一结论的显著现象是,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四大网络视频平台,在OTT点播媒体排行中同样是前四名,且与其他服务商相比有较大领先优势。奥维互娱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智能电视端日活前四的点播媒体划分是银河奇异果(爱奇艺)的3551万台、CIBN酷喵影视(优酷)3056万台、云视听极光(腾讯视频)2440万台、芒果TV668万台。不仅如此,爱优腾相较于CCTV等直播媒体日活也有显著优势:
用户组成方面,据36kr研究院讲述显示,OTT大屏用户以80、90后为主流,用户收入结构和付费意愿也较传统电视用户更强,这与网络视频平台用户组成也是相近的。
节目热度方面,读娱君对比了云合数据的2020年12月剧集有用播放榜和奥维互娱的智能电视12月剧集热度榜,云合数据榜单的前十所有泛起在了智能电视端榜单中,《狼殿下》《有翡》《是非禁区》《最终条记》《功夫战警》等纯网剧也在智能电视的剧集榜中压倒一切。此外,综艺榜情形也是类似的。
头部内容一定会在多端共振形成“通吃效应”, 当下,所有台网头部剧综内容都少不了在网络视频平台播出,视频平台自制内容在口碑、热度上更是不停走高,主流网络视频平台在OTT端显示强势不难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短视频应用同样已经加入了OTT市场之中。2019年6月,西瓜视频TV版“华数鲜时光”推出,2020年,快手的TV版“云视听快TV”上线。
但与短视频在移动端攻城略地的趋势差别,大屏市场中短视频应用显示不算突出,华数鲜时光、云视听快TV划分排在第7、8名,日活在200-300万台之间倘佯。使用过这两个OTT应用的用户也会发现,相较于移动版,TV版的短视频应用主推的也是平台结构中与影剧综内容相关的部门,如快手的小剧场、西瓜视频的影戏、综艺等。
基本上说,这是用户对大屏内容消费的需求决议的。OTT大屏的特征是什么?读娱君以为可以归纳综合为以下几点:
1,大屏一样平常在客厅,时间和场景门槛更高,灵活性差;2,用户时间更整段而非碎片化;3,横屏,同时有高清的优质视觉体验;4,媒体逻辑上内容输出属性更强、互动逻辑较弱;5,存在多人内容消费场景;6,门槛更高,需要与指定的互联网电视牌照商互助才气上线。
OTT大屏的画质、尺寸、使用场景优势都能有用提升旁观影剧综内容的用户体验。但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而火爆的短视频,与上述的大屏场景特征基本没有契合之处。大部门消费短视频内容的用户显然更愿意掏出手机,而非坐到沙发前、打开电视来开刷短视频。
因此短视频平台进军OTT大屏的方式,也更多是在主打时间中长的横版视频节目。这是平台是非视频融合趋势下,短视频平台开拓新战场、扩大竞争局限;而对以长视频为主的优爱腾来说,OTT则是自身内容天生占有优势的一个高速增进的终端渠道,更多是已经站稳市场“护城”的姿态。
2
爱优腾排列前三,台播剧、网络影戏在OTT有优势
虽然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在OTT端仍然组成了第一团体,但具体情形与网络端是区别的——2019年终爱奇艺与腾讯视频先后宣布付费会员过亿,优酷则良久没有宣布过用户数,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0年8月优酷日活甚至被芒果TV跨越。由此基本可以判断,优酷在全网的市场份额较大幅度落后于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但在OTT端,优酷的TV版CIBN酷喵影视日活用户却超出腾讯视频的云视听极光不少。
究其原因,读娱君以为可能是以下两方面因素导致的:
内容方面,虽然横向对比来看,优酷的网剧热度落后于爱奇艺和腾讯,例如2020年豆瓣符号数目前十的网剧被爱奇艺和腾讯包揽;但同时优酷却拥有许多经典老剧、TVB剧的独家版权。优酷曾推出“高清经典”系列,对大量老剧进行了高清重制,TVB港剧场也是优酷的招牌之一,如《墟落恋爱》系列、TVB《天龙八部》《鹿鼎记》《神雕侠侣》等都在优酷独播。
虽然找不到特定数据支持,但读娱君个人以为这些“电视常青款”剧集内容很可能是优酷在OTT端没有落伍的主要原因。
硬件方面,OTT盒子端的日活数目差距占了大头。爱奇艺与优酷TV版的盒子端日活规模都在560万台左右,腾讯视频则仅有190万台,约是前者三分之一。
腾讯视频在盒子端结构滞后,爱奇艺、阿里的盒子硬件结构较早。爱奇艺在2013年就和创维互助推出过爱奇艺盒子,厥后和百度互助的盒子产物另有歌华小果、蜀小果等,此外另有投屏类产物电视果产物线出到了5S;阿里早在2013年双十一公布第一款盒子,天猫魔盒历久在盒子销量排行前线。
而腾讯方面在2017年才团结创维推出自己的企鹅极光盒子。电视盒子生长已久,本质上是传统电视智能化的中心解决方案,恒久来看随着智能电视普及率继续提升,盒子产物的生长趋势并非与OTT整体的上扬趋势一致,反而是会被逐渐替换的方案。
从数据趋势上就能看出这一结论:2018年11月酷喵影视和银河奇异果的盒子日活是691万台和647万台,2020年12月的数据比两年前已经少了约100万台。2020年以来已经很少看到新的盒子产物公布,这实在意味着这一渠道的变数会越来越小。
以是从整体来看,OTT端的视频平台竞争款式大要与网络视频竞争款式一致,最终照样会落到头部影剧综的竞争之上。
虽然头部网剧在OTT端的热度也都异常可观,但电视用户的内容消费喜欢与网络端仍然存在区别。例如,2020年9月网络端显示一样平常的军旅剧《蓝军出击》《猎手》在智能电视榜单中力压《琉璃》《重启》《缄默的真相》等网剧爆款排在第一二,12月榜单中现实题材的《大江大河2》《巡回检查组》排名也更靠前。这实在与那时的电视台收视率出现正相关,OTT端可能也继续了传统电视台用户的部门内容喜欢倾向。
此外,网络影戏是另一个与OTT增进显著正相关的内容领域。优酷近期宣布的数据讲述显示,优酷网络影戏移动端用户占比为61%,但同比减少了近11%;OTT端的用户占比为31.5%,同比增进32%。奥维互娱的智能电视影戏月榜中,也经常看到网络影戏的名字与院线影戏同榜进入热度前二十。考虑到影戏对画面尺寸和质量的要求一样平常是娱乐内容中最高的,网络影戏在OTT端的生长很可能还会继续加速。
当下是是非视频平台融合、相互侵袭、扩大竞争界限的时代。对以长视频为主的优爱腾芒而言,离规模天花板尚远的OTT大屏市场在未来会越来越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