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大厂AI人,奔向香港-期货开户
“现在在香港,各处都是AI创业的前大厂人,百万融资不难拿到。”
30岁的大厂P7黄全,刚刚搬离西二旗的工位,就在2024年1月前往香港实验AI创业,这是他寻找出路的首 选。
香港对科创类项目的鼎力支持,让他迎来了惊喜的开局。两大科创集群——香港科技园和香港数码港,都对科创企业有差其余培育设计。以香港科技园IDEATION项目的设计为例,前期可提供10万港币的险些无条件的funding。
与此同时,被称为落户香港“直通车”的香港优才设计(优异人才入境设计),在2023年作废了年度配额,这让大厂身世的黄全,“蹭了名企的光”,获批加倍简朴,续签7年就能直接落户。
市场环境的盈利,没时间再让黄全对岁数焦虑铭心镂骨。
和黄全相似,2023年年中,在大厂事情刚满一年的张令,选择去职赴港读博,并加入了一家基于港大学生组织的AI初创企业。
“互联网大厂盈利消逝已成一定,”不是谁都知足于在大厂内做一枚螺丝钉,张令不想在一套已经完全打磨好的流程里“温水煮田鸡”。
初到香港,她就听闻另一个港大学生的AI机械人项目,拿到了百万融资,而还在落地阶段,她的项目已经见了两波投资人,对她来说,“拿投资不难,在香港AI创业,各处都是时机”。
香港基金的慷慨,凸显出内地投融资环境的苛刻。
即便在一线的北上广深,除了2023年大模子泛起短暂融资潮,2024年上半年,AI行业内非清北头部博士、大厂高管牵头的AI项目,险些没有什么拿得脱手的融资案例。AI势头火热,但张令们面临的却是,“小创业团队见了上百个投资人,一个TS(投资意向性文件)拿不到。”
而香港的“All in AI”,对希望南下的大厂人来说充满诱惑。
但融资友好只是评估香港AI初创项目的其中一个象限,这里也在步入内卷形式,这是黄全等人无法回避的一个事态。
当半年的应用落地被提速到两个月,随后“半年搭建好的项目,上架几天就被投诉下架”,黄全发现,在落地速率和应用场景上,创业者仍然面临着手艺合规和盈利难题的逆境。
香港AI创业,或许是大厂人的一条新出路,但未必是一条坦途。
A
2024年1月,刚到香港的黄全,加入了AWS手艺大会(全球最 大云盘算手艺大会之一),令他颇为意外的是,整整一天的议程,所有集会都与AIGC(模子、工具和应用)相关,在好几个会场,由于参会人数过多,连座位都不够。
人满为患也意味着更多时机,但对比北上广,黄全在这里获得了更多时机的转化。
此前在北京,相比起名声显赫的清北博士、大厂高管牵头的明星项目,黄全这样的通俗创业者,险些没有什么故事可讲。而在AWS手艺大会现场,短短1小时,黄全拿到了十个投资方的联系方式,他叹息:“内地投资人偏守旧,香港投资机构对AI的兴趣居高不下,也更愿意冒险。”
在这里,AI创业正妄想缔造“神话”。
“00后在读港大生,AI做的无人咖啡厅项目,能拿到百万融资”,对黄全来说,香港从不缺少这种提振信心的见闻。而他的项目只管还在筹备期,焦点团队也不外5人,但赴港第 一个月,他就遇到了背着双肩包跑来公司的投资机构。
“思量到0到1的阶段,也许拿到融资反而会限制项目偏向,以是婉拒了”,现在黄全的项目进度在3个月内到达80%,最近一次,他拿到的投资offer已经到了百万级别,“只是条件有些苛刻,还可以再聊聊。”
在港AI创业的初期,融资难度曲线变得平滑且可控,促使大厂人赴港AI创业者接踵而来。加入由香港高校和政府背书的学生创业项目是其中一种有用蹊径,也成为不少大厂人寻找出路的新焦点。
00后的大学生Michelle示意,在她由港大和港中文学生组成的AI创业项目里,便“反向面试”,筛选出两名来自头部大厂的员工,“认真手艺支持的CSO是腾讯和阿里支付宝的算法工程师,认真市场推广的CMO则是某头部大厂的前产物设计师。”
只管在项目的Ideation(创新意念)阶段,Michelle没法给她的CSO和CMO开人为,公司账上只有香港政府的10万港元初始基金,但融资是Michelle们现阶段最无需忧郁的问题。
只要通过Ideation阶段,她的团队就能在三年内拿到100万港币的政府基金。虽然100万对于科技公司而言并不算多,但也足够作为初创团队的资金泉源。尔后期等项目步入正轨,还会由港府背书,接触到更多的VC资源。
北一半导体完成B 轮融资,致力于碳化硅mosfet技术的研发与突破
同样,随着2023年在某头部手机厂商实习期的竣事,现在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的Holly,将职业设计,由互联网大厂的产物司理,修改向AI赛道的创业。在已经成熟完善的大厂内,Holly发现自己的事情细碎、繁琐,难以形成真正的影响力,在已有的产物上去做细微的功效优化,也不能让Holly感受到成就感。
遇上2023年底AI热潮的兴起,去往港理工就读的Holly,加入了现在的创业团队。项目则脱胎于学生毕设项目:用AI工具让3~6岁的孩子,在经典童话故事的基础上,创作出个性化的的新故事。只管还在研发阶段,已经拿到了校方10万元的创业基金扶持。
B
香港的“金子”不养闲人。
在Michelle所在的科学园内,险些一半以上的项目都与AI有关。而真金白银掏钱做扶持的港府,也驱动了残酷的赛马。
“最焦虑的一点,就是由于我们产物雏形还没完善,创投会上,不停有人质疑产物同质化的问题。”Michelle和她的大厂团队不停调整产物,但在本就不多的应用场景里,“比远景、比价钱、比创新”,Michelle也难免沮丧于“你想获得的,别人也都能想到。”
Michelle的大厂团队决议先做海内市场,行使香港高校靠山撬动校方场景,“现在正在推进和内地某高校的互助,校企互助的竞争会小一些”,Michelle示意。
黄全也受困于同质化的焦虑。对于现在入驻科学园的黄全来说,在强调创新精神的科学园,保证怪异征,才气连续拿到政府扶持。现在项目还在落地阶段,黄全5小我私人的小团队,已经将原设计6个月要完成的项目,提前到了4个月。
“人人都在卷进度。”在各处热钱的香港,想法提出并不难,能否拿到地皮最要害。黄全人到香港已经4个月,但还没来得及去浅水湾躺一躺,去中环赏夜景,他忙着开会对进度和微调项目。
黄全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早他半年由深圳某大厂南下香港的同伙,两个月就完成了AI应用落地,随即拿到一笔来自前leader的百万投资金,完成了后续的资源输血。对他来说,在香港要进入一个康健、恒久的融资节奏,落地抢滩是重中之重。“现在香港的AI市场时机多,资源看好,赶快捉住场景才气圈到用户。”
进一步向后看,赴港AI创业的大厂人不得不面临一个算力挑战。
凭证公然数据,在216家香港本土AI领域的企业中,有近一半的企业强调公司正面临算力不足的情形。有31%的企业现在正在使用位于内地的超算中央,尚有26%的企业选择使用外洋的超算中央。此外,在这些企业中,有44%示意公司难以网络训练数据,另有8%的企业则直接示意没有相关训练数据。
纷纷南下创业的大厂人,正让香港的创业赛道最先膨胀,若何“抢滩”息争决算力难题,是香港疯狂引入人才设计中滤掉泡沫留住精英的一道滤网。
C
2023年,宣称要All in AI的香港,提出要加速抢人才,实现三年引进10.5万人才的目的。
同时,在2023-2024年度预算中,提出拨款30亿港元,用于增强AI等前沿手艺领域的基础研究。现在,香港已确立了14个跨行业的AI研究实验室,并在未来两三年内,构建不低于5000P的算力设施。
而凭证港府数据显示,停止3月尾,已有11万人才经各设计入港,其中,“高才通设计”共收到约77,000宗申请,共有近62,000宗已经获批。
香港人才设计大开闸门,内地大厂人纷纷南下,对黄全来说,除了AI市场的显著看好,还包罗试图脱节30 的岁数压力。即将迈入35 的低潜员工,时刻面临着新人、新手艺、新变化的虎视眈眈。
更不用提,现在大厂P7含量已经大大缩水,“飞书裁出来一拨人,优异偕行涌入市场,有种换事情都赶不上热乎的的辛酸。”
对于黄全而言,香港对于科技人才的热衷显著。2023年10月,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曾示意,在已往一年,园内的AI科企急增一倍至逾200家。甚至对于 Steam等科技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香港都市为在暑期去科学园实习的人,提供11, 000~12, 000港币的月薪。
但扶持之外,考察过深圳不少创业园区的黄全亦示意,相对比领跑的深圳而言,香港现在科技企业少,对于创业者而言,市场尚未饱和,也有与深圳相当的扶持力度,但不少的创业展会和线下聚会,仍然更多集中于深圳。
而相比起5000元就能租到体面一居室的深圳而言,香港同样的屋子月租也在1万五到2万港币左右,更不用提用饭等生涯成本,对于仍在初创期,需要节约成本的黄全来说,“香港宜创业,但并不宜居。”
同时,在AI应用落地的问题上,不少香港的AI创业项目投产比并不理想,但深圳的不少AI项目已经积累起了出海履历,“深圳有不少AI 跨境电商的项目,盈利远景都看好,”对于黄全们来说,强调线上场景的AI创业,本就极大削弱了地域的限制。除了全职创业的焦点团队之外,黄全的兼职大厂同伙们散布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各个都会,对于未来是否会继续留在香港,黄全亦并不确定。
只是现在,黄全唯 一确定的,正是赴港创业这4个月,脱离时刻忧郁站错队、抱错大腿的大厂,黄全只管疲劳,却忧伤放松。他只需要思索场景是否真的存在,思索AI工具若何完善应用体验,这险些让他找回了初入职时的兴奋感。
(文中黄全、张令为假名)